062 痛风(三)-《这个中医好年轻》


    第(2/3)页

    “大便有点干,两三天一次。小便最近挺黄的。”

    陈瑾就放心地开药了。

    苍术15g,黄柏15g。

    这是二妙散,是清热利湿的基础方,主治湿热下注证,常用于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牛膝12g,薏苡仁30g。

    二妙散加上这两味药,名为四妙散。

    牛膝既能补肝肾,强筋骨,还能引药下行。

    有道是“非牛膝不过膝”,意思是说如果病变部位在膝关节以下就需要加上牛膝,没有牛膝做引,药效很难到达膝关节以下的地方。

    薏苡仁则能加强利湿作用,且能舒筋缓急。

    土茯苓45g。

    土茯苓是现代研究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良药,且与薏苡仁配伍使用,效果尤为显著。

    而且这是个很安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在陈瑾的家乡里,就有一些人专门到山上挖新鲜的土茯苓来煲汤喝,喝土茯苓汤就像喝山药汤一样平常。

    在上个世纪闹饥荒的年代里,土茯苓曾被用作充饥的粮食,又被称作“冷淡团”。

    基于对土茯苓这味中药的了解,陈瑾为求速效,原本想开60克的,最后想了想,还是保守一点,只开了45克。

    当然,土茯苓和薏苡仁搭配,可以降尿酸的这件事,她可不会告诉哥哥和杨晨。就怕他们知道了“秘方”,以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吃香喝辣,不懂得爱惜身体。

    何况中医治病是讲辨证论治的,这个药对,加在辨证对治的基础方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忍冬藤15g,木瓜10g,泽泻12g,赤芍12g……

    临时抱佛脚没白抱,在楼上看一个多小时的书,开起药方来还是挺有信心的。

    陈瑾一口气开了12味中药,才问道:“你会熬中药吗?”

    “不会,以前没喝过中药。”杨晨坦然说道。

    “先用凉水浸泡半个小时,再放锅里煮。”陈瑾说道,“开锅后转小火再熬半个小时,熬好后倒出来,分成两份,早晚各喝一份。”

    “那个,得放多少水?”杨晨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