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言一边记在纸上,一边抛出新的问题。 “因为我们觉得,通过精心妆容和体面的告别,逝者能更顺利地步入轮回。” 庄司杜夫一五一十地回答。 方言继续深入,侧重于有关入殓师如何给亡者化妆,毕竟《入殓师》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桥段,就是给亡者一个体面的妆容,也正是一场场这样的入殓丧葬,让主角放下了对入殓师职业的芥蒂。 庄司杜夫说,入殓师的工作技术要求颇高,他们甚至能够处理烧伤的遗体,让他们恢复到颜值的巅峰,或者将那些因为事故导致碾压、水泡浮肿的遗体还原得栩栩如生,而且根据家属的请求,入殓师还会为遗体进行烫发、染发,甚至为他们穿上西装或婚纱,以便家属能以更安心的方式悼念逝者。 “原来是这样……” 方言不禁感叹了句。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入殓师这个高薪职业轻松易做,于是纷纷应聘,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庄司杜夫喝了口苦涩的黑咖啡,“因为这份工作实在太过沉重、太过恐怖。”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就更应该拍一部‘入殓师’的电影,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方言道:“让所有人重新正视和理解这份职业所蕴含的意义。” 庄司杜夫一脸诚恳道:“所以方言桑,我要代表我自己以及入殓师的同行,万分地感激你!” 方言说:“其实我还有一事相求。” “请讲。”庄司杜夫道。 “那就是我需要跟踪观察入殓师整个工作环节,以便我对殡葬工作能有更透彻的认识。” “这个当然可以,只不过,方言桑你确定要跟踪观察吗?” “有什么问题吗?” “我刚才说过了,这份入殓师的工作有时候会伴随着恐怖、血腥和惊悚。” 庄司杜夫如实相告,人离世时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苦,遗体可能呈现出狰狞的面容,特别是入殓师有时会遇到不完整的遗体,器官外露,因为人们能清晰地看到这是人体的“零件”。 方言沉吟了半晌,在心里做着权衡,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 “对遗体的恐惧一直植根在人类基因之中,或许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当人类还不是食物链的顶端时,遇到同类残骸会触发危险预警,本能地产生恐惧并逃离,但我相信,我能克服这种恐惧本能。” “既然方言桑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庄司杜夫眼里更多了几分敬意,也难怪报纸上经常唱衰日本文坛,瞧瞧人华夏文豪怎么做的! 方言笑了笑,“那就拜托您了。” “不过我还是要再提醒你一句。” 庄司杜夫慈眉善目道:“如果到时候你觉得不适的话,可以提前跟我说一声。” “好!”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朝他再次伸出了手。 庄司杜夫愣了下,心里倍受感动,霍地站起身,双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同时90度鞠躬道: “方言桑,谢谢你!” 有了堪比“殡葬仙人”的入殓师的相助,方言的观察调研之旅进展的非常顺利。 出乎意料的是,华夏有“头七”的习俗,想不到日本同样有“头七”的仪式。 而且这种“头七”文化,深刻影响着入殓师的工作。 在“灵魂不灭”的信仰下,人们普遍认为逝者离世后的七天之内,其灵魂会回到肉身并目睹自己的遗体,因此为了满足这一习俗,不少日本商家,甚至开设了专门的“遗体宾馆”,以收取住宿费的方式为逝者提供服务,所以方言并不需要东奔西跑,浪费大把的时间在没有必要的行程上。 通过多次从旁观察从停尸房运送到殡仪馆,乃至整个仪式的过程,这让自己观察到各种身体状况好或坏的逝者,也得以从真实从业者口中了解这个陌生的行业,同时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都有好多地狱。 活人要自救于水火之中,正如死者需要安息一样迫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