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焦祖尧道:“想不到你居然会比我一个本地的了解的还多,真是惭愧啊……” 方言摆了摆手,“我只是耳闻而已,可不敢在你们面前班门弄斧。” “既然方老师对晋西的古建筑这么感兴趣的话,我看不如这样。” 焦祖尧可以替他们安排一个省内观光的行程。 “那真的是感激不尽。”方言笑了笑,“不过这事不急,咱们还是先办正事。” “说的没错,正事要紧。” 焦祖尧说,因为方言的到来,晋西作协特意组织了一场寻根文学的交流会。 到时候,会有很多的晋西作家、编辑、记者、评论家等慕名而来。 “那真是太好了,我和方老师正想领略下晋军的风采呢!” 朱伟和方言相视一笑,先后地钻入车内。 因为打算在路上聊一聊《古陵》,柯云路于是坐在副驾驶座上,侧转过身。 “方不方便讲一讲,为什么要取《古陵》这个名字?”方言好奇道。????“我是这么想的,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柯云路道,“工农学商,华夏的社会政治风貌可以在一个县得以浓缩,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希望通过对一个县各色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让读者看到这个年代的社会画卷与改革引发的阵痛,所以,既然故事发生在古陵县,干脆就叫‘古陵’,怎么了,方老师,这名字不好吗?” “也不能说不好,就是容易引发歧义。” 方言说:“不瞒你说,乍一看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一部写考古的。” 柯云路觉得好有道理,一时间竟无从反驳。 “而且,这个名字不够夺人眼球。” 方言建议道:“可不可以改一改?” 柯云路欣然接受,“不知道方老师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你觉得《新星》怎么样?” “新星?” “新星者,改革家也,犹如闪烁在夜空中的璀璨之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