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仲锷笑道:“是啊,到时候,纯文学、军事文学和爱情文学,咱们《十月》是三路进发,今年有望冲击一下480万册的总销量。” 章守仁说:“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文学期刊之间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隋丽君静静地听着,就见田增翔一拍桌子,情绪激动。 “可不是嘛,就说军事文学,《当代》和《解放jun文艺》跟咱们可是旗鼓相当。” “爱情文学不也是嘛,简直乱成一锅粥。” 张仲锷摇头失笑道。 “所以啊,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方言说:“还得集思广益,寻找新的文学方向,让《十月》继续地进步下去。” “我有个主意,12月底不是要举办首届茅盾文学奖嘛。” 田增翔说:“我们不如在第6期搞个栏目,把获奖作品和获奖感言全部收罗进去?” 张仲锷道:“好是好,可就怕我们想到了,别人也能想到,那就失去新意了。” “说到奖项,不还有个奖嘛。” 章守仁说:“诺贝尔文学奖!” 方言挑了挑眉,“这届的诺贝尔文学奖结果揭晓了?” 田增翔耸了耸肩,虽然跟很多国家恢复了交流,但对外的消息渠道依旧闭塞又稀少。 众人只知道诺贝尔奖基本上会在10月的第一个周的周一开始,到下一周的周一结束。 每天公布一个奖项的获奖情况,但获奖得主、获奖感言等信息,一概无从知晓。 “我倒有主意,不过不一定能行。” 方言敲了敲桌面。 “不管能不能行,反正有总比没有强。” 章守仁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他。 “这不粤东正在举办广交会嘛,会有大量的外商涌入粤东,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方言准备让韩跃民和迈克打听一下,同时也考虑请铃木洋子这些外国留学生帮个忙。 “这主意,我看行!” 众人纷纷赞成,完全按方言的建议进行。 该找留学生的找留学生,该找外国友人的找外国友人,总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终于在第二天,迈克那里暂时没有音讯,倒是铃木洋子第一时间给出了准确的答复。 “是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方言把消息转告给编辑部的所有人。 章守仁道:“那岂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拿下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往后几年,魔幻现实主义恐怕会是世界文学的潮流,依我看,不如专门开辟一个介绍魔幻现实主义的专栏,伱们觉得怎么样?” 田增翔左看看,右看看。 方言皱了皱眉:“如果放在12月的那一期,相隔2个月,时效性是不是差了些?” “岩子说得在理,而且大家别忘了,《城》可在粤东呢!”张仲锷提醒众人。 粤东面向香江,消息灵通,《城》未必就收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田增翔说:“没错,咱们可不能让《城》捷足先登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要不我们搞个增刊?”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眼里充满着欣喜。 所谓的“增刊”,就是报刊遇到了特殊需求的时候,临时增加的篇幅或者小册子。 通常来说,一种期刊每年可以出两期的增刊,基本上会在杂志创刊多少周年的纪念日。 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比如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就这么决定了!” 田增翔拍手称快,“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要登一些什么内容?” “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必须要有。” “是不是再整理出一份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的推荐名单,以便读者们购买?” “《百年孤独》有没有译文?篇幅不长的话,咱们干脆就登上去!” “我记得前不久召开过一场拉美文学研究会,提到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百年孤独》。” “待会儿去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有的话,我们筛选几篇,转载发表。” “………” 议论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大。 隋丽君挨个给前辈们倒水,等轮到方言的时候,低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