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燕京饭店的咖啡厅里,外国人若有若无地把目光投向方言这桌,五个女人一个男人! “方老师。” 铃木洋子脸上仍着激动:“这是我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新年礼物?春节不是还没到吗,为什么说是新年礼物?”苏雅压低声音地问方言。 方言解释说,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新年,都是1月1日,所以今天的饭店里才会有这么多的老外,聚在一块,庆祝跨年。 白若雪侧目而视,苏雅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就像方老师说的一样!” 铃木洋子邀请她们参加晚上的留学生新年前夜聚会,方言委婉拒绝,把话题转移到的翻译,《那山那人那狗》的篇幅不长,整篇翻译下来,需要多长的时间。 白若雪左看看,右看看。 就听铃木洋子说,以她们目前的时间和能力,一天的翻译量在一两千字左右,等翻译初步完成了,接着是“双语对照”校对,这一环节一结束,就到了纯译文校对的最终审核。 “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方言抿了口咖啡。 “嗨!” 铃木洋子说自己的译文只能算初稿,在出版的时候,有斐阁的专业翻译还会加以润色。 “如果翻译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 白若雪笑着说随时愿意帮忙。 “谢谢。” 铃木洋子感激道:“如果我有幸能翻译方老师的稿子,到时候等译好了,一定请你帮我把把关,我希望能以最佳的状态呈现给我父亲,让他看看我这些年留学的成果。” 白若雪问:“洋子,你介不介意让我拿给我的日文老师也看看?” 方言好奇道:“你还有日文老师?” 白若雪笑着说只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爷爷的旧相识,对外贸易日语系的教授,陈涛。 “若雪酱的老师是他!” 铃木洋子和桥本结衣惊讶地互看一眼。 方言从她们口中才知道,陈涛可是《日语学习与研究》的杂志主编,主持了《日汉辞典》、《现代日汉大词典》的编辑工作。 苏雅两眼圆瞪,压低声音道:“若雪,你日文老师是陈老,那你爷爷是……” “他只是个外交学院的教书匠。” 白若雪扬扬手,“也是方老师的书迷,一直很想跟您认识,聊一聊《大秦之裂变》。” “有机会一定。” 方言挑了挑眉,果然能跟邱珮凝当好姐妹的,也不是一般人,但对自己没坏处,《那山那人那狗》的翻译稿质量越高,出版时也许越畅销。 “阿里嘎多,若雪酱!” 铃木洋子更加兴奋,有陈涛这尊中日翻译领域的大能把关,绝对能译出水平,能在父亲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 白若雪笑着摆手,就听苏雅想请她教自己外语,“小雅想学?” 方言道:“外语得学,多学一门好啊。” “如果方老师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 白若雪眼神坚定。 就在此时,不远处已经有老外躁动不安起来,开始轻声地合唱《友谊地久天长》。 在歌声中,众人喝着咖啡,有说有笑。 唐胜男弱弱道:“方老师,您送了结衣和洋子新年礼物,能不能也送我们一個?” 方言说:“你们想要的,我可能给不了。” “给的了!给的了!” 唐胜男激动道:“您能不能把上次圆明园公园唱的《贝加尔湖畔》,完整地唱一遍?” 方言惊讶道:“你们还惦记着这歌啊?” 白若雪感慨说:“听过了,就忘不掉,根本忘不掉。” “就是就是,珮凝姐和我们这些天都还念叨呢。” 唐胜男双手合十恳求,“方老师,拜托您了,一遍就好。” “求求您了,方老师!” 白若雪、铃木洋子等人眼巴巴地望着他。 唐胜男说:“如果您愿意出磁带的话,我保证第一个买,而且要买十份!” “我可不会谱曲。” 方言轻轻地放下杯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