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不到你写的竟是一篇散文。” 王朦品味一番后,发出深深的感慨。 “我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灵感来了,就赶紧写下来,结果写着写着,就写成这样。” 方言喝了口热水暖暖胃。 散文,是介于散文和之间的一种文体,等于是和散文两种体裁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变成一种散文化的。 “我原本以为你在你这年纪,能拥有创作短中长篇的出色能力,能熟练掌握诗歌、、戏剧、电影剧本这些文学体裁,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想不到岩子你又进步了啊!” 王朦眼里充满着惊讶和赞赏。 王洁虽然听不太懂,但大受震撼。 悄悄地来到周雁茹身边,低声问道: “师父,岩子这篇散文很好吗?” “已经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真的是很少见的那种。”周雁茹道:“文坛里,能把写好的人不多,能把散文写好的也不多,而能把散文和结合起来写好的,就更不多了。” “王老师,周老师,你们过奖了。” 方言心里乐开花,就爱听文化人夸人。 “不,一点儿也不。” 李悦摆摆手,“这的的确确是罕见的佳作,没有深厚的功底,想写也是写不来的。” “这些夸奖,我就不客气地照单全收了。” 方言嘿然一笑,“你们在看看,看看这稿子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 “这篇散文,也是篇乡土。” 王朦环顾四周,说编辑部自然有能力改,但相比而言,有一个人或许比他们更适合。 “您说的是汪老?” 方言记起了万佳宝的话,汪曾其可是既擅长乡土文学、又擅长散文。 “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王朦点头,“正好汪老对伱这次的作品非常期待,我相信请他帮着看看、改改,想必他不会拒绝,何况这篇稿子属实难得啊!” ………… 甘家口,阜成路南一楼5门9号。 方言和王朦下午登门拜访汪曾其,静静地坐着,等他慢慢看完。 “小方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啊。” “王朦说的一点也没错,你这個人就是爱进步,不需要别人拿鞭子抽,自己就会鞭策自己,真的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