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面的眼镜男人一掏出钱,靠窗的伙伴喊了一声:“帮我递一下,我要熘鱼片。” “我要海米烧茄子!” 这么一吆喝,车厢里的一个个都挥舞着票子,三言两语,都喊着眼镜男人的名字: “陆遥!还有我呢!” “陆遥?” 方言一个激灵,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如果再胖一点,再梳个中分头,跟记忆中陆遥的半身雕像一模一样啊! 好家伙!竟然没认出陆遥! 把头一转,坐在陆遥边上的没瞧出来是谁,倒是要吃“海米烧茄子”的那位,上上下下,瞅了又瞅,惊讶地发现竟然是贾平洼。 “嘶~” 忍不住吸了口冷气,左看看,右看看,就见陆遥、贾平洼几人手捧《延河》、《长安》几本陕北的文学杂志,安安静静地等餐。 半晌,列车员推着饭车,做好的盒饭如垒砖砌墙一样摆放在推餐车上,一票一饭盒,正在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售卖。 “让一让啊,小心脚下。” “来,你的猪皮冻饭。” 方言接过长方形的铝饭盒,没有着急打开,而是帮陆遥搭把手,给同伴传递盒饭。 “莫伸,你的。” “胡老师,这份是您的。” “平洼,你要的海米烧茄子……” 饭盒递好之后,陆遥、贾平洼等人冲着方言打量,露出笑脸,“谢谢你啊,小同志。” “客气了。” 方言看似随意地问道:“你们是陕北的作家吗?” “咦,你怎么知道我们是陕北的作家?” 陆遥两眼圆瞪。 方言嘿然一笑,“我看到伱们拿着《延河》、《长安》,一直在讨论里面的作品。” “哈哈,原来是这样。” 陆遥仰头一笑,打开饭盒,所谓的“猪皮冻饭”,就是猪皮、皮冻配上蔬菜和白米饭。 米饭是一粒一粒的,要使劲嚼。 当看到方言吃的也是猪皮冻饭,咧着嘴说:“这不巧了嘛,这个就叫英,唔……” 看到本来想说“英雄所见略同”的他摇了摇头,方言插了一句,“吃货心照不宣?” “对,吃货心照不宣!” 陆遥和贾平洼、莫伸几人相视一笑,目光中充满赞赏,“‘吃货’这个词用的妙啊。” 方言憨笑了下,魂儿早就被飘着香气的饭给勾走了,急切地一勺一勺往嘴里送,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黏在嘴边或者下巴的,全都抹进嘴里,甚至落在衣服上,也马上一按,捏进嘴里,仿佛在品尝美味佳肴般,不禁陶醉。 终于特么吃到油腥了! 看到他的吃相,陆遥等人面面相觑,眼睛瞪大,“看你的样子,像是返城的知青?” 方言把勺子上的剩饭舔干净,“我是知青,不过现在返城还没轮到我,我这一趟是燕京去改稿。” “改稿?!” 就连闷头吃饭的贾平洼都忍不住打量起方言,陆遥诧异道:“瞧不出来,小同志,喔,聊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