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留学生,平时的爱好就是上网。” “出国后,很多东西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大吃一惊。” “首先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登录的几个软件或者网站。” “Facebook,这是04年开始出现的一款软件,你们可以理解为国内的人人网。” “Twitter,06年出现的一款软件,你们可以理解为国内的博客,不过比博客更简洁更简单。” “Tumblr,今年刚出现的,伱们可以理解为国内的QQ空间。” …… “然后,我在这些软件和网站上,发现了很多熟人——耳熟能详的人。” “国内关于某电影的风波,我也听说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林一诚的话有失偏颇。” “导演不过是想表达剧本,演员不过是想演绎角色。” “电影是电影,怎么能跟现实混为一谈呢?” “电影的内容,角色的台词,不一定就是导演和演员真实的想法体现。” “难道拍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演了这样的角色,就能定义这个人的品质或者立场吗?” “本着求知求真的精神,我搜索了李和梁在外网上的相关信息和言论。” “然后,我大受震撼,我怀疑我的三观是否出了问题。” “原来,有些人,真的有两幅面孔,在国内是一套,在外面又是一套。” “他们两人,在外网上,到底说了什么,大家自己看我的截图吧,毕竟无图无真相嘛。”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还添加了相关翻译。” “懂英语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的翻译是否准确,有没有歪曲他们的意思。” “哦,顺便说一句,在查到他们两个的言论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查了查另外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的言论。” “然后,我的滤镜破灭了,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小时候看的那些电影,就如同一坨一坨的屎,现在回想起来,恶心恶心还是恶心!” …… 这篇帖子,以极快的速度被转载转发,形成燎原之势。 百样米养百样人。 本来,之前在网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在为李和梁叫屈,觉得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就把人家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 他们的想法就像“我真不是高手”说的那样,认为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 如今,随着这篇有图有真相,让人难以辩驳的帖子出现,这部分人,认清了,也死心了,继而愤怒了。 由爱生恨。 并且这种恨,更深,更强烈。 这部分人,为自己之前被欺骗感到屈辱,于是转变了立场,调转了枪口,大力抨击起了李和梁二人。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