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


    第(2/3)页

    ……

    这一世,就在宁昊琢磨着找谁来帮他把这个概念写成剧本时,《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了。

    宁昊去电影院看了,备受打击,觉得自己哪怕完成了剧本,也比不上《疯狂的石头》。

    就在去年,宁昊还是拍了一部电影,既有多线叙事的脉络,又有文字片的内容。

    多线叙事是他喜欢和感兴趣的,文艺片是他经验丰富的。

    宁昊当时以为,把这两点结合到一块,或许就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结果票房没过100万,让宁昊亏了不少,之前积攒的家底都赔光了。

    那些看过电影的观众的评价很统一,看不懂!

    本来嘛,多线叙事就比其它叙事方法复杂的多,又以这个方法来拍晦涩难懂的文艺片,观众能看得懂才奇怪。

    受此打击的宁昊悟出两个道理。

    第一,多线叙事不适合文艺片,不然就是胶水里加浆糊,黏成一片了。

    第二,当导演,没有绝对的把握,千万别自己投资自己的电影。

    来星河影视公司之前,宁昊还特意给王红卫打了个电话,了解了一下林一诚的为人习惯之类。

    ……

    要么说宁昊能成事儿呢?

    前世能从刘天王那里拉到投资,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能让刘华、徐光头等人降薪又或者免费出演。

    今天跟林一诚见面后,不谈项目,先谈感情。

    从王红卫这个双方都熟悉的人说起,提到了王红卫对他的种种帮助和看好。

    (瞬间就拉近了关系,大家是正宗的同门师兄弟,不是外人。)

    又聊起了自己过去的作品,譬如都是文艺片,没什么票房,不过总算拿了几个奖,没亏钱。

    (虽然我没啥名气,但还是有能力的,不是骗钱蒙事儿的。)

    之后又聊起了他上一部扑街的片子,灵感是怎么来的,最后又是怎么失败的,心得体悟又如何。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吸取了经验教训,这一次成功的概率很大。)

    最后则是谈起了他的剧本,很直白的告诉林一诚,剧本借鉴了南韩的《加油站袭击事件》。

    (山寨模仿永远都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伱投资我,很可能能拿到回报。)

    宁昊滔滔不绝,一侃就是大半个小时。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我,宁昊,打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