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人的吐槽显然不是竞争对手请来的水军,这些评价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真实的观影体验。 同样的,这些评价也存在于他们大大小小的朋友圈之中。 这些负面的评价,肯定是拉低了《长江7号》的口碑,对《长江7号》的票房产生了极差的影响。 也是因为看到了《长江7号》在网上的口碑不好,很多娱乐媒体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开始唱衰《长江7号》的票房前景,同时对杨逸落井下石,宣扬他的票房神话不再出现。 《杨逸新片票房排名滑落,观众吐槽看不懂》 《杨逸犯下傲慢的罪?拍的电影不接地气惹恼观众》 《票房诅咒?拿了奥斯卡奖之后,杨逸连续两部电影成绩不理想》 不得不说,这些记者们玩弄噱头的本领是一流的。 杨逸的电影票房再怎么滑落,那也都是数以亿计的。 像《亲爱的》,最终票房破十亿。 《长江7号》虽然还没到统计总票房的时候,但这才过了几天?大年初四的时候,它的累计票房就已经超过了五个亿。 很显然,这也是一部总票房破十亿没什么悬念的电影。 连续三部电影都能破十亿,国内有多少个电影导演能做到这种成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