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太能接受了! 杨逸讲的第二种可能,其实用的就是《喜剧之王》里的案例。 尹天仇确实很拼命,也很钟爱自己的演员事业,即便他演的是一个龙套。 可是,这并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因为到最后,不管尹天仇死没死,他都没能完成他在电影里的阶级跃迁。他在剧组里依旧没有成为主角的机会,只能去演街坊福利社的戏剧表演。 但这不妨碍杨逸对这个电影的喜爱。 因为它是无厘头中夹杂着无比真实的现实写照,但即便是小人物又如何,尹天仇依旧是他世界里的大主角! “能不能接受,是要看你怎么样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比如说,他是一个很有信念感的人,他虽然是一个龙套演员,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小龙套,他把自己每一个可能镜头都不一定拍得到的戏,都用尽全力去演,可能不一定能演好角色的设定,还有剧情的推动,我也只是举一个例子,你可以再去想一想。” 杨逸没打算把《喜剧之王》的剧情说出来给廖春生去写,因为那样还不如他自己来。 他需要的是激发廖春生的创作灵感,让廖春生去写他自己心里的故事。 “当然,励志一点的故事也能写,但一个龙套演员的逆袭,绝对不是说普普通通的人就能做出来的,这个角色必须有其他人身上没有的特质,而且是能让观众看了,都会很喜欢的特质。” 杨逸笑道。 “比如说,就跟你刚才说的那样,他很有信念感,觉得自己未来一定能成腕?” 廖春生若有所思。 “不,要反过来。想成腕的,结局是成不了腕。成腕的,开头你得反过来写,比如他是不想成腕,或者是没有想过自己能不能成腕的。他就很纯粹,我很喜欢演戏!” 杨逸继续给他分析。 剧本构思基本上也是这样,你得把人物反着来写,后面的反转才能形成很大的戏剧张力。 “像逸哥你之前这样?” 廖春生又懂了。 “怎么会跟我一样?你拍的不是我,而且我是想成腕的。你的电影拍得也不能是你本人,虽然里面很多故事都取材于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但绝不能只是照着生活经历去创作剧本,这样拍出来的电影不好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