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有味》


    第(1/3)页

    (猫扑中文)大魏景泰二十三年,两淮盐道案爆发。周鸿与萧烨的奏折先后递到御前,江南私盐之盛,盐价之高,震惊圣上。

    圣人久居深宫,臣下瞒报遮掩,便如老翁失明耳聋,虽也觉两淮盐税逐年下降,但却不曾有人大胆直言圣听,将残酷的真相揭开来给他看。

    周鸿的奏折写的跟军报似的,虽字数不多,但深夜读来尤为惊心:“……臣明察暗访一年有余,江南私盐之盛,出货贩运量已大于官盐,价格比之官盐低廉许多,两淮官员亦有逐利之举。但有青壮男子不思农桑,皆投身贩运私盐之业,常有争利械斗丧命之事发生,任其发展下云,恐两淮大乱不止,酿成大祸!”其后缀着此交抓获盐枭,及抄家审讯之经过。

    圣人年近六旬,近来秋末常有咳嗽之举,昼夜交替之时太医院一众大夫常在寝殿之外守候,就连京中众官员也观望不止。

    太子仁厚,但有国事烦忙必为其分忧。但圣人年轻之时继位,多少年养成的习惯,朝中大事体总要过问才能放心得下,众臣不敢深劝,只恐父子见疑,让圣人疑心太子要夺权,就更不敢将周鸿与萧烨的奏折给压下来了。

    “真没想到,阿烨这次倒是认真了一回,居然也会干点实事了!”圣人将萧烨的奏折凑近了灯下细瞧,边瞧连露出惨不忍睹的样子,

    “可惜还是写的一*爬字,一点文采也无。”自从见到奏折之后,他从极度的震怒之中回过神来,便开始反思近年来的施政方针,虽派去扬州宣旨的使已经离开京师,但他时不时便要将周鸿与萧烨的奏折拿出来瞧瞧。

    他身边的近侍胡衍度着他的心情,心陪笑道:“淮安王从就不爱读书写字,最喜欢玩。圣人疼殿下,殿下生享福的命,也用不着辛苦。此次跟着周少将军去办案,大约……也是被周少将军给带去的吧?!”圣人数日来难得露出几分笑意:“还真没错,这子在奏折里写着,周鸿有好玩的事情想要他做个见证,两淮算是从根上烂到底了,真让周迁客一个人去大刀阔斧的整治,他心里定然也没底,得罪的官员太多,周家在朝中也不好立足,他也有所顾虑,就算是虞阁老帮着他也没用。恐怕此次虞阁老门下不定也有人牵连进去。”他抚膝长叹,满腔愁绪。

    胡衍是从分到圣人身边的太监,侍候了他大半辈子,两人相处的时间比后妃及皇子公主们陪伴圣人的时间都长,近年来圣人每有决断不下之事,有时候也会问问胡衍,倒不是听从这宦官的意见,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内心更为坚定。

    胡衍对圣人的心思极为了解,虽大事不曾参言,但每次开口都能到圣人心里去。

    他早知圣人对萧烨的防备以及浮于表面的宠爱,自然是顺着他的意思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