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听杨帆继续说道:“这个孩子家里的条件不好,他是父母以后唯一的依靠。而他父亲咨询了民政机构,说可以申请烈士,但是需要被救的人出来作证。他们一家人寻找被救人找了好多天,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有几个湖边的工人愿意为孩子作证。” 事件到这里,已经介绍完毕了,但底下却是全情激愤,一个个怒骂那个临时逃跑的人,就是让你出来做个证,你都不敢? 人家豁出性命去救你,要是知道最后落下这么个结果,那心里有多心寒啊? 而且这样的行为,也给社会的道德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有了这样的反面教材,这以后还敢去救人做好事啊? “这人也太恶心了吧,这种人就应该让他淹死算了,救他起来也是浪费社会资源!” “是啊,可惜法律上并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证据,那怎么办?只能不了了之的吗?” “唉,国家的不幸啊,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既然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出去救人啊?” 底下群情激奋,杨帆脸色很严肃,道:“或许大家觉得那个被救上岸的人逃跑,是一个非常不要脸的行为,但是对于这个事件,我要说的是,他确实做的非常过分,但并不构成触犯了国家法律,顶多是在道德上面失了势,而针对这种行为,国家虽然不能用法律来打击,但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政治审核。”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和结果都会被记录在这个人的档案上面,以后的录用公司,也会根据这相关的结果来进行筛选。” 杨帆把这句话说完,底下的观众们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意见也太具有建设性了吧。 想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性法律程序,虽然不能用法律来限制这些人,但可以用诚信道德的枷锁,来束缚住这群人啊! 大家都能够想象出来,要是这种人进入公司,老板一看你的简历,然后发现你竟然是别人救了你,你临阵逃跑,最后竟然连人家申请烈士,你也不出来作证,像这种丝毫没有善心的人,哪个公司会收你啊? 同理,有了这样的道德枷锁的限制之后,那些想要做好事的人,也就有了做好事的底气。从此之后也不用担惊受怕的,害怕自己做了好事之后,要是真的出现个什么问题,最后会给家人留下遗难。 这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道德运行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方案,是一个非常具有可行性的行为。 杨帆则继续宣布接下来的结果:“最终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对于见义勇为者,首先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的补偿,而被救者承担的义务比较少。同时吧,国家也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由纳税人拿出一部分的税金用来做这个基金。” 前两个案例,周元华一时之间还想不到反驳的条件,但是从这个案例上,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然后,竟然当场就站了起来,语气非常不善的说道:“照你刚才说的,那个被救上来的人不用负任何责任了?法律不会制裁他了?” 杨帆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还敢跳起来,也就不徐不急着回答道:“当然,法律上并没有规定,接受了人家帮助的人,要用同样或者是高于别人的帮助,来帮助这个人的家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