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谁是赢家-《日娱风云》


    第(2/3)页

    和《生化危机》、《FF7》等游戏将电影元素应用到过场动画里不同,《MGS》的制作人小岛秀夫在游戏中大量采用了电影化的处理方式,游戏过程就像观看一部高成本电影般具有冲击感。

    这种做法彻底拉开了“画面竞赛”的序幕,影响到后来无数3A级游戏,它的制作者小岛秀夫也凭借这部作品一举登上神坛,被美国《新周刊》杂志评为“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十个人”之一。

    《MGS》除了充满电影质感的画面外,音乐本身也很出色,爱尔兰女歌手Aoife演唱的片尾曲《The-Best-Is-Yet-To-Come》是游戏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片尾曲,通常应该是激昂鼓舞的,然而这首歌并没有去展现胜利的欢欣,反而用充满悲伤的旋律,表达了战争对人类文明和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破坏。

    这体现了小岛秀夫浓浓的反战思想。

    大概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小岛秀夫将游戏发售日放在了9月3日——

    每个华夏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作者:发售日非我杜撰,不信的可以去日本文化厅资料库查询,顺带一提,当时发行了简装、精装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6800円、10290円,均不含税,嗯,这真不是水字数……)

    ……

    林海凭借着深厚的转移话题的功力,让宇多田光放弃了报仇的打算……

    才怪。

    这个不服输的女孩一心想找回场子,四下打量,不经意间扫过奖品区,眼睛顿时直了。

    林海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发现在奖品区的货架上,躺着一只巨大的毛绒熊。

    林海问道:“想要?”

    宇多田光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

    “我试试吧……”

    林海说完,去兑换了一些代币,而后走到一台游戏机前。

    巨大的毛绒熊是奖品——或者准确的说,是为了推广新游戏特意摆出来的诱饵。

    这款游戏名叫DDR——不是内存条,而是“热舞革命”的缩写。

    没错,林海面前的不是普通街机,而是一台跳舞机。

    林海是个手残(仅限游戏领域,钢琴吉他弹得很好的),但是跳舞机主要靠脚,他觉得自己应该能行。

    真正站上去,林海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DDR的难度分八级,前面那些简单的“前后前后”自然不在话下,到了六级后,难度剧增,把林海搞的手忙脚乱。

    每次失败都要从最低级开始,林海连着试了三次,每次都在第八级败下阵来。

    怎么说呢,虽败犹荣吧。

    宇多田光看着头顶冒汗的林海,不满的说道:“你还说自己‘不会跳舞’?”

    “那只是打个比方。”林海洋洋得意道:“你可以理解为我很谦虚。”

    “得了吧,”宇多田光翻了个白眼,“有本事打通关再说大话!”

    “我只是对里面的歌曲不熟悉,多挑战几次肯定能通关……”

    林海这么说着,连他自己都信了。

    就在这时,周围突然响起一阵喝彩声,拌嘴的两人这时才注意到,深田恭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跳舞机上。

    恭子和林海一样是手残,然而脚下功夫却令人叹为观止。

    非要说的话,林海那是“踩箭头”,恭子这才叫“跳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