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我二人一定不会出了漏子。”黄旭和邓先拱手应道。 看黄旭和邓先下去后,苏昂转头对齐晟说:“先生,如今这朝堂上我树敌不少,你觉得会不会对出征有影响?” “将军,想必华赢老将军倒是无妨,他毕竟常年征战,最是清楚行军之道,目下唯一要防的是闫依帆,此人心思缜密,狡诈如狐,稍有不慎,恐有大麻烦。将军可遣人前往黄府,让黄公辅多加留意,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苏昂点头,“只能如此了,但愿诸事顺利。” 两日后,有内侍太监手握诏书急匆匆地来到校场,“苏昂苏将军接诏!” 苏昂协同一众将士跪地,“末将苏昂接诏。” “依照太仆占卜,定于三日后登台拜苏昂为将,挂帅出征,钦此!” 苏昂接过诏书,送走了内侍太监,转身回到营帐。 高坐在椅子上,苏昂出了一口气,这件事终于算是板上钉钉了,有了这诏书,便预示着天下人尽知,拜将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但像闫依帆、华赢等人也再也不能说什么,纵使皇上临阵改变主意,也得顾及一下颜面。 第三日清晨,苏昂点卯过后,列阵等着皇上及一众大臣的到来。 不多时,皇上的龙辇连同大臣们的轺车缓缓开进了校场,将士们在苏昂的带领下齐齐跪地相迎,军容严整,令百官惊叹,谁能想象到这只是经过十多天便训练出来的新军。 桓胜在两个内侍太监的搀扶下登上了高约五丈的看台,跪于案几前。有侍卫献上三牲祭品,太仆大声念着祭文: 上祈苍天,下告黎民,交州祸乱,民不聊生,此诚国之存亡之时,吾不得已发兵,诚望神灵护佑,保得一方安宁,臣不胜惶恐,当以三牲敬献,伏惟尚飨。永昌二年,桓胜叩首。 桓胜磕头后站起身来,百官连同一万将士再次跪地在地,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昂起身,大踏步跨上看台,来到桓胜旁边。桓胜高声说:“众爱卿平身!” 言罢,桓胜从旁边拿起帅印,郑重地交到苏昂手中,又拿起一直高挂在太庙中的太祖皇帝佩剑,朗声说:“自即日起,拜苏昂为平南将军,替朕出兵交州平叛,军中一应事务可自行抉择,有生杀予夺之权。带太祖宝剑前往,可有不听号令者,可先斩后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