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九章水面涟漪-《大庸王朝》


    第(2/3)页

    “我知道,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来了太尉府,府上不是有皇上亲令留下的禁军吗,我已经写了书信,速派人前去送到先生手里,想来一日时间他应当还未走远,只要快马加鞭一定能很快追上的。”

    “大父,那明日早朝该如何啊?大臣们会问的。”

    “我已经想过了,明日我会告诉众位大臣,就说皇上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歇息一日就无事了。暂时搪塞着,只希望先生能早日回来。我已经与毛御医商议了,明日我只管说毛御医已经入宫给皇上诊病了,想来应当无人会生疑。”

    “好,一切就按大父的意思办。大父,那这皇储……”梓华没有问下去,毕竟私自打探关于皇储之事,有时甚至可按谋反来算。

    成河沉吟了片刻,说:“皇上清醒的时候叫了两声二皇子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是何意,估摸着应当是皇上要立他为新皇吧,再说大皇子……”成河也没有再说下去,私自议论皇子也是要杀头的。

    梓华突然叫了一声:“坏了。大父,你来的时候只怕有人进入书房,那就坏了!”

    成河摆了摆手:“我借着虎符,私自调了一队禁军过去将书房围了,告诉他们没有传唤不得放任何人进去。你速去找一个心腹之人,将密信快马加鞭送到先生手里,片刻耽误不得!”

    梓华送成河离开,随后披上锦缎长衣,戴上斗篷,匆匆钻进雨里,朝后边偏院行去。

    后边偏院里住着皇上亲令庶卫太尉府的一队禁军,这里的人应当是可靠的,因而梓华要让他们去送信给杨叔子。

    梓华站在院外,不多时院里响起了脚步声,门轻轻打开,一个皮肤黝黑,约有二十上下的年轻人走了出来,他躬身行礼:“见过夫人。”

    年轻人名叫邓先,梓华对他倒是颇为了解,这人是贫寒子弟出生,皇上出巡时在交州遇见的,见他身手不凡,便带在身边,后来将他放进禁军中做了一个小头目,再后来变法开始,他这一队禁军就被指派到了太尉府保护太尉杨叔子,此次杨叔子巡视,因为不想太过招人耳目,便只带了蒲仙玉在身边,禁军留在了府上保护梓华。

    梓华从怀里掏出成河给她的那一封密信,递给邓先,说:“邓将军,这一封密信事关重大,务必交到太尉大人手上。你连夜出城,这是令信,可保你一路畅通无阻,切记切记。你一直向西行,太尉大人应当去了绵州。”

    “是,夫人,我这就去准备出发。”邓先拱手疾步返回院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装,带了一点干饼,灌了一布袋凉水,去马厩里牵了一匹骏马,翻身上去,径直出发了。

    梓华回到自己的房里,一双玉手握了松开,松开又握,她的手心里沁出了一层汗水,心里默念着:“邓将军,一定要安然将信送到夫君手上啊,老天爷,保佑夫君及时回来。”

    梓华一夜未睡,这一次的事情可比她当初只身前往漠北城不知要艰险多少。梓华心里有些放心不下,又找人前去打探消息。

    第二日早朝,百官如同往日一般照常来到昭华殿,他们静静地等着,许些大臣都有些心不在焉,他们虽说是各部重要大臣,可如今朝中大事皆在杨叔子手中,皇上也是支持的,所以他们基本上无事可做,这般上朝说白了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况且又无任何大事发生。

    只是令他们不解的是,今日怎么一直不见皇上出来,平日里皇上都是早早的坐在上面等着他们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