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扬州建业。 “文若啊,朕自登基以来,已经有十余天了,想必天下各州已经收到朕继位的消息了,远处的先不谈,不知道附近的诸侯都执什么态度啊?” “回陛下,北海相孔融尚未回应,不过徐州刺史陶谦有书信传来,说是因为年事已高,且身体欠恙,不能亲自前来拜见陛下,便派遣大儿子陶商和二儿子陶应携带金银前来,代替自己,如今正在殿外。” “哦?快传进来!”徐珪两眼微微放大,吩咐下去,似乎并没有为孔融之事疑惑。 “诺!”那名太监应了一声,便转身朝着宫门外扯着娘娘腔嗓子尖呼:“陛下有旨,传陶商以及陶应进宫!” 不一会儿,两个中年男子进入宫中,身后还跟着四个仆从,手里都拿着些物品,不用说,自然是礼物,见到徐珪立马跪拜:“草民陶商陶应拜见陛下!” “平身!”徐珪发出简短但有威严的声音,号令两人起身,两人唯唯诺诺,缓缓站直身体。 “陶刺史的好意朕心领了,荀丞相,带二人下去,好生招待吧。” “遵命!”荀彧点点头,走下去,领着两人走出宫殿。 徐珪一人留在宫殿中,皱眉沉思:为何孔融没有前来拜见呢? …… 长沙。 “主公。”一个略显苍老、但又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而声音的主人却并不像声音这么苍老,而是一个身材健硕,头发胡须乌黑的中年汉子。 “黄叔叔何事?”孙策此时正擦拭着自己的霸王枪,漫不经心道。 “徐珪称帝,你为何不前往拜见呢?他和你父亲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啊!”黄盖语气略显急迫,对孙策视而不见的态度稍显不满。 “拜见?”孙策放下了手中擦拭着的铁枪,起身,看着黄盖道,“拜见了之后呢?” “主公何意,末将不解。”黄盖面露疑色,看着孙策。虽然他并不是头脑简单之人,但是在感情这方面很单纯,他既然认定了孙坚与徐珪的关系,也就信任了徐珪的为人,而孙策的这番话,似乎有些大逆不道啊。 “我孙家历朝为官,并无波折,然而到了父亲这一代,朝廷动荡,我孙家受害颇多,而父亲更是死于非命,这一切都怪这个朝廷,如此朝廷,有何脸面要我孙策去拜见!” “……”黄盖听了孙策所言,立马陷入沉默,一言不发,片刻后开口道,“那主公你……” “黄叔叔放心吧,我孙策虽然不喜欢朝廷,但也不会与之为敌,只要徐珪不来责问,我便不会有任何行动。” “那就好。”黄盖暗暗松了口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