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旭之听了,差点一口浓茶喷出口鼻,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 路乘风一听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仿佛置身于那年盛夏的一场高考,想想都觉得烧心烧肝累觉不爱。 于是,他连连摆手说: “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我还是乖乖的在这儿呆着吧!” “小殿下其实倒也不必慌神,既然事出紧急,我们只要拟出简短的五道考题即可,自不必像以往的春闱试题那样,洋洋洒洒,光题目就要写出大段篇幅来。陛下说了,他明日亲自督考,考题现场口述公布,不印考卷。” 何旭之聪明狡黠的眉目中光华闪耀,自信从容的安慰道。 “那敢情儿是太好了!口述公布,不印考卷,既省时又省工,还能防止再度泄题。那么,今晚你我二人一会儿要拟定的五道题,便只有你、我还有皇上三人知晓了。无从外传,保密效果绝佳!” 路乘风如释重负,兴高采烈的拍好称赞道。 何旭之朝路乘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接着话茬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今晚重新拟定的五道题,不必叫那些考生做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题意了,只需要有核心思想,简简单单成题就行,无须赘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看历年科考的试题,只需要保留前面一两句中心思想,有开题之意即可。后面那些长篇大论,说到底其实都是些废话,乱花渐欲迷人眼。今晚我们就来个返璞归真罢!” 路乘风忽然之间起了兴致,率真直接的评论道。 何旭之听了,会心一笑,歪过头来,提议道: “好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小殿下此言甚是!不如,第一题策论,就取这返璞归真之题眼?” “我看可以有!那第一题策论,就考,乱花渐欲迷人眼。看看考生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何?” 路乘风一拍大腿,深表同意道。 “好。” 何旭之默默的提笔记下了。 “第二题,还是策论,不如旭之兄也出一道?叫你旭之兄,可否?” 路乘风自谦着,向何旭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提议道。 “我最近编纂《永和大典》,发现老百姓们投笔从商者,越来越多。全国自上而下,人心浮动,人人趋利,舍本逐末。商者,利益也,短期看而有利,长期看来却与我大靖立国之本南辕北辙!长此以往,我们将面临文化衰败,人才流失的困局,我大靖国将不国!因此,我提议,第二道题,与上一场科考一样,仍然要考与商业有关的话题。” 何旭之一番陈词,慷慨激昂,言辞之间都是对重农抑商思想的灌输和延伸。 然而,路乘 风的想法却与他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商业社会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他的时代早已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科技兴盛,再来听到有人坚定不移的贯彻封建时期那些固执又老套的农为本商为末的思想,打从心里就十分抵触。 忍不住就要开口反驳,站起身来,辩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