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蹈覆辙-《扶桑镜梦》


    第(2/3)页

    当治政和军势混合在一起时,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军势让步于治政。

    何况,鲁人水军都是风帆战舰,而扶桑有飞剪船这样的高速通讯船,突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所谓的战场迷雾就是这样了,交战的双方都有一些限制,因此很难发生对手行动全都在预料之中的时候。

    不过,鲁西亚的行动确实笨拙了一点。

    战争,战争,重未改变。

    从无所不用其极的角度上看,白主众人曾经有几个不利于自身的推断:

    第一,鲁人完全没必要死磕北地。

    江户湾、长崎港是戒备森严,但大坂的防御就差的多,鲁人完全可以游击扶桑,相比北地,离江户更近的濑户内海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就算将战场预设在北地,但为啥非要局限在白主一地呢。

    要知道,扶桑缺乏大型战船,而白主明面上能拿出来的战船更是微不足道,只有两艘小船和一艘高速通讯舰。

    如果鲁人放过白主转而攻击其它港口,如塔路、慧须取、真冈、本科、敷香、宗谷、纹别,那奉行所只能束手无策,最起码港口是完全保不住的,很多地方被攻破也不可避免。

    而且,村田永敏还提出了一个更吓人的观点:

    如果鲁西亚人游而不击,主动封锁港口、阻断航运,那白主的乐子就大了。除了调动4艘蒸汽小船和敌人决一死战,完全没有第二条路走。

    如果鲁西亚特使伊格那提耶夫知道这些,肯定不会恍然大悟,他只会破口大骂,“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虽然今年又从欧罗巴调来四艘战船,但和上批一样,这样船只是补充给鄂霍茨克区舰队的,他自己只能调用。

    也就是身为特使,他肩负着皇帝河帝国的重大使命,这才能借用。

    要知道东西伯利亚的叛乱烽火还未平息,总督普嘉廷不知道多宝贵这几艘船——没有战船机动,交通不便的帝国北太平洋领地处处就成了孤岛!

    其实说到底,还是克里米亚战争大败之下内外交困,因金库空虚和诸国的外事压迫,帝国无力承担大规模的远征;而远东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府也残破不堪,无法给伊格那提耶夫更多的支持,甚至连侦查北虾夷地都暂时无力承担。

    因此,1858年的这场战斗,对白主而言其实是一场预定时间、预定地点的战斗。

    而相对白主于对手的了解,鲁西亚一方则基本上对敌人一无所知——虽然去年刚刚打过一场,但鲁西亚可没有宽恕的传统。被释放的俘虏水军中,贵族军官大部分被免职,普通水手则被发配到更艰苦的岗位上去了。

    败给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度,尤其是大败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帝国丢了这么大的面子,当事人当然没有好果子吃!

    其间,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对战斗过程的询问,但调查人员轻率地做出结论,“在登陆过程中缺乏组织,因而惨败;在船只撤离的时候,又犯了犹豫不绝的错误,最终酿成了大祸。”

    至于军械和战术方面的反馈,因为参战水手在服役前大多是不识字的泥腿子,因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贵族军官更是不堪,对军势知识掌握的十分缺乏,腐朽的程度让人吃惊,根本提供不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带着种种不利作战,导致鲁人一开始就吃了个大亏!

    白主扶桑人的炮火明显比箱馆稀少的多,但准确度却令人惊讶,而且狡猾程度也不可同日耳语。

    因为一开始对手就只有几门炮还击,因此在敲掉码头附近的炮台后,鲁西亚战船不知不觉缩短了与岸边的距离

    。结果,扶桑人突然从隐蔽位置开炮,火炮数量也增加到了十几门左右。

    也不知道是打的准还是纯粹的倒霉,就在这第一轮密集火炮中,居然有一发开花弹远远落在了旗舰上,当场就将提督捷斯特文斯基炸成重伤!

    但诡异的是,他周围的人却基本毫发无损,包括特使伊格那提耶夫也安然无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