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断其后路-《白衣钟离传》
第(2/3)页
常遇春答道:“总管放心,我没事,就是一路奔跑有点累;钟兄弟没事,我们分兵抵抗,他负责东路到烟墩山一线的防御;我负责引元军南下,我想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昨天钟兄弟受到的攻击会比较厉害,只要坚持到晚上,他们应该没事;另外,我听钟兄弟说,他们真的无法坚持的时候,会退到孙帅的大营,但我看着钟兄弟的想法,好像是要坚守通往烟墩山的山路,给我们诱敌的机会。”
常遇春说完,把钟离具体的想法给三人说了一遍,众人听完不由点头,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是危险性太高,五百人抵御一波又一波的元军攻击,这样的攻击谁都不敢说能坚持多久。
徐达、汤和、常遇春,包括朱元璋的侍卫,旁边的将领纷纷为钟离竖大拇指,不仅是为钟离的勇于担当,更是为了钟离的仁义。
朱元璋听着众人对钟离的称赞,一边高兴一边又是担忧。
看着朱元璋的神色,徐达在旁说道:“听刚才常兄弟所讲,钟兄弟虽然这么做有些危险,但实际上钟兄弟可以依托孙帅的烟墩山大营,加上总管您也给孙帅去过信,我想钟兄弟那边不会有太多危险。”
朱元璋听后点头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没见到他我实在放心不下。”
徐达说道:“钟兄弟吉人自有天相,再说钟兄弟的武功高强,即便是真的到了危机时刻,单身突围也不是什么难事,总管您不用过于忧虑,反而是现在有一个问题还需要总管来定夺。”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徐达说道:“现在我们是引兵到和州了,如果他们不攻或者退走,我们的目的还是达不到。”
朱元璋闻听默默点头,等了一会儿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徐达沉声说道:“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派人潜伏到元军的后面,截至钟离他们,让他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拦住元军的后撤;在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分出一部分兵力,绕道烟墩山到元军的后面,堵住元军的后撤之路。不过最快也要四天时间,这还要看路上一路通畅,我们这一带要么山路崎岖,要么湖泊纵横,路经常变化,如果一旦走错,可能会时间更多。”
朱元璋也沉声说道:“你是在告诉我,最好的办法就是潜伏过去,告诉钟离他们是吗?”
徐达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说道:“我对钟兄弟一直心怀感激,心怀敬重,虽然这么做有些残酷,但对我们整体的大方略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朱元璋悠悠的说道:“我这个兄弟最是讨厌打打杀杀,他这么长时间来尽力帮我,说到底是我利用了他对我们的感情;这样做让他心理也不快活,我对他满是愧疚了。”
徐达说道;“总管,钟兄弟是心怀大爱的人,他之所以讨厌打打杀杀也是见不得百姓受苦受难,这个大义钟兄弟是明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只要据实以告,钟兄弟是明白的。”
正当朱元璋思索之时,突然有人报进,朱元璋的侍卫先前一步把来人拦在外面,过了一会儿,侍卫才领着来人到朱元璋跟前。
来人见到朱元璋,立刻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启禀总管,小人唐建侍卫长的人,现在归柳军节制;小人是奉钟教头之命,前来报告总管,钟教头说我们引元军到和州的目标已经达到,如果他们攻不下和州,恐怕会适机后撤,到时候我们的战略目标还是无法实现,因此,教头和大家商量后,命小人前来报告总管,教头带人在险要路段设置障碍,断其后撤可能,争取在和州城下全歼元军。”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对周围的人说道;“听听,大家听听,我们刚才还在忧虑能否全歼这股元军,如果他们后撤怎么办,我这兄弟不但主动担当起后面堵截的任务,还派人来给我们解释这么做的必要性。”
徐达赞叹道:“钟兄弟的胸襟实在令人敬佩!问题是钟兄弟的四五百人能抵挡的住后撤的元军吗?”
朱元璋答道:“这个问题不单独是钟离的问题,也和我们有关系,首先来说,我们能否抵挡的住元军的攻击;其次,我们能多大程度的吸引元军的进攻;第三,如果元军后撤,我们有什么办法降低对钟离那边的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