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百济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见自己的王叔不顾国王及父王的安危,佣兵自立,怒气冲冲地叹息一声道:“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 于是,扶余文率领左右大将直接大开城门,归降于大唐,城中许多百姓也跟从,降唐;自立为王的扶余泰根本不能制止百姓纷纷归降于大唐。苏定方眼看时机成熟了,就命令军士直接登上城楼,将大唐的旗帜立在城楼中,扶余泰无颜以对,窘迫至极,他才明白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一直不愿意攻城,不是因为自己等人兵力厉害,也不是唐军兵力差,而是苏定方不愿意无辜百姓受到牵连。 扶余泰心悦诚服地亲自打开城门,愿意归顺于大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见都城已然失守也就纷纷弃械投降于大唐。自此,大唐对外征战彻底结束。由于大唐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得大唐其它周边的国家纷纷依附于大唐,年年向大唐进贡,大唐王朝威震天下。 大唐王朝在李逍遥推行改制的基础下,不断地飞速发展,使得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与大唐王朝有着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它们都想要从大唐王朝中汲取有利于本国的经验,见识一下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 这不仅仅扩大了大唐百姓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大唐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没有修筑长城的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交易频繁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大唐与各国的交流,在李逍遥的建议下唐高祖李渊将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其中与大唐交往频繁的国家有:新罗、百济、日本、林邑、泥婆罗、骠国、赤土、真腊、室利佛逝、诃陵、天竺、狮子国、大食、波斯等国。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人数众多,不断来到唐朝;唐朝也派遣使臣、僧侣、商人,前往这些国家互相交流,使得来往日益密切。 当时与大唐交好的国家,共有七十多个。唐高祖李渊将鸿胪寺任命为专门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有商馆招待外商,设立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当时长安成为最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在这里汇集了各国来宾,许多外商在此经营店铺,有的甚至是长期居住,大唐的国子监也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外国学生就有数千人。 并且,大唐还开辟出了一条‘丝绸之路’,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大陆;另外大唐又开辟出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使得大唐遣送使者前往世界各地。大唐王朝威震四海,八方来贺,成为历史之中最耀眼的帝国之一。 唐高祖李渊取得辉煌成就,使得他意气风发,引以为傲的成绩超越大隋王朝,他终于看见了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国内普天同庆。但是,在繁荣昌盛的背后却隐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主角将是大唐的亲王,亲王之间的战争使得朝中大臣们纷纷加入其中,也引发了朝中的又一场新的腥风血雨,在大唐掀起了一层滔天巨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