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23章 兄弟齐心(二)-《大唐之逍遥王》


    第(2/3)页

    同年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分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一时之间朝野震荡,就连李渊都惊慌失措。刘武周声势浩大,而且将山西大部分地区全部收归于自己的管辖之地,唐高祖李渊都无法想象。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出乎预料,自从齐王李元吉弃城不顾,夜袭敌营,被刘武周、宋金刚摆了一刀之后,李唐大军几乎都是败绩累累,根本就没有一次取得胜利。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面露惧色地低下头,跪在大殿之上,裴寂也无一例外的跪在地上,正前方就是面色阴沉的唐高祖李渊,他一动不动的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目光不停地扫视着他们三人。如今,太子李建成等三人已经跪了半个时辰,可是,李渊根本就打算让他们起来的意思,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谁也不敢轻易地站出来,实在是此仗对于大唐王朝的政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刘武周已经将整个山西省占据着大半江山,李唐帝国岌岌可危。

    此时,逍遥王率领大军正在进攻着洛阳,根本就无暇顾及长安的局势,分身乏术,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唐高祖李渊也没有打算让李逍遥率领大军回来救援,为今之计只能将秦王李世民调遣回来。现在,所有的人全部都焦急地等待着秦王李世民能够回来,首先他必须处理这件事情,跪倒在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还有跟他南征北战的生死与共的兄弟,李渊根本就下不了手,将他们三人全部斩杀,无奈之下,唐高祖李渊只能一言不发的望着李建成等人,派遣而去的十万大军回来的只有十分之一不到,李渊的心在滴血,那些英雄善战的精兵强将,居然被李元吉这个忤逆子间接地害死了。

    秦王李世民接到李渊的圣旨后,快马加鞭的赶回长安城,大军仍然驻扎在原地,只身回到了长安。由于唐高祖李渊的圣旨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他直接将大军交给了刘文静等人带领,朝着晋阳的方向走去,而他自己则前往长安,他知道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战败了,不过他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发展,如果李元吉不是自己的兄弟的话,他相信李渊绝对会将李元吉推出午门斩首,柿子暗示这件事闹得太大,影响力太深了,一路上,秦王李世民都思考着如何能够将他们所犯的罪过,戴罪立功,就此揭过。

    “世民,你回来了!”唐高祖李渊听闻传唤官的喊声,抬起头就远远地望见神采奕奕的李世民,昂首阔步地来到了大殿内,李渊微微一笑道:“事情的经过,朕相信你心中有个大概,朕决定将此事的大权交给你处置,想听听你的建议!”

    秦王李世民风风火火的赶回长安城,一路上马不停蹄,更换了四五匹战马才赶回了长安。前脚踏入殿门口,后脚还未踏入,李世民就听闻唐高祖李渊所言,他沉声道:“儿臣以为,大哥跟三弟决不可斩首,至于裴将军那是不用说了。只不过,儿臣以为可以让大哥、三弟建功立业,将功补过,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将功补过?功过相抵?”唐高祖李渊听闻好奇地问道,“世民,你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秦王李世民躬身跪地,诚挚地恳求道:“父皇,儿臣请求带兵前去剿灭刘武周、宋金刚等人,将山西等地尽皆收复回来,还望父皇准予!”

    唐高祖李渊沉思片刻,暗想道:“世民做事沉稳,又懂得灵活应变,此次作战,又有裴寂等人辅佐应该可以取得胜利。再说,世民数月前大胜,取得辉煌成就。不如就让他带领大军前去剿灭刘武周、宋金刚等人,且试试他的手段到底如何!”

    于是,唐高祖李渊微微颔首,道:“朕允了!”然后,他又将目光看向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裴寂三人,冷厉地说道:“你们三人跟随在秦王的身后,一切大事不得擅自行动,必须由世民同意方可,若是再犯,朕决不轻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