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学院派与实战派的初次交锋-《侯亮平逮捕鹰派将军,他岳父慌了》


    第(2/3)页

    赵援朝的目光,重新落在那份文件上,若有所思。

    他知道,赵蒙生说得对。

    汉东的事情,他虽然做得干净利落,但也确实打破了太多规矩。军方强势介入地方反腐,用直播的方式公开审判高级干部……这些做法,在军内和高层,不可能没有争议。

    现在,风暴刚刚平息,国防军师学院就发来了这样一份邀请。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就值得玩味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授课邀请。

    这更像是一次,来自军方最高层的,公开表态。他们不仅认可了他在汉东的所作所为,甚至,还想让他把这种“非传统”的思路和做法,带到“将军的摇篮”里去,让未来的指挥官们,都听一听,看一看。

    他们想知道,这个“鹰派军长”的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看来,这趟京城,是必须去了。”赵援朝放下文件,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反而燃起了一丝战意。

    他知道,国防军师学院里,卧虎藏龙。那些资深的教授,哪个不是满腹经纶的战略大家?那些来学习的学员,哪个不是百里挑一的军中精英?

    在他们面前讲课,可比在汉东对付那些贪官污吏,要难得多。

    那将是另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什么时候去?”赵援朝问。

    “越快越好。学院那边说,三天后,就有一场全院的公开课。他们希望,主讲人是你。”赵蒙生说道。

    “三天?”赵援朝笑了,“时间够了。”

    消息很快在二十集团军内部传开。

    他们的军长,要去国防军师学院,给未来的将军们上课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集团军的官兵,都感到与有荣焉。

    而与此同时,京城,国防军师学院的校园里,也因为这则通知,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听说了吗?那个赵援朝要来给我们上课了!”

    “哪个赵援朝?就是最近在汉东搞出天大动静的那个二十集团军军长?”

    “可不是嘛!据说才三十出头,全军最年轻的军长!这次公开审判王长生和高育良,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全程直播,太狠了!”

    “我的天,他来给我们上课?讲什么?讲怎么用军队反腐吗?”

    “谁知道呢。不过我倒是挺期待的。这人是个狠角色,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想法,肯定跟那些老教授们教的,不一样。”

    学员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他们都是来自各大战区的精英,眼界和见识,远非普通军官可比。对于赵援朝这个突然声名鹊起的“鹰派军长”,他们充满了好奇、期待,甚至还有一丝不以为然。

    他们想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到底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只是一个靠着背景和胆气,偶然成功的莽夫。

    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国防军师学院的上空,悄然聚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即将在三天后,站上讲台的,年轻将军身上。

    三天后,京城西郊,国防军师学院。

    这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高等军事学府,今天显得格外肃静。通往大礼堂的路上,随处可见挂着上校、大校军衔的学员,他们个个神情严肃,步履匆匆。

    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人而来——赵援朝。

    当一辆挂着二十集团军牌照的军用越野车,缓缓驶入学院大门时,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车门打开,一身笔挺将官常服的赵援朝,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看到他的第一反应。

    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虽然带着军人特有的风霜,但眉宇间的英气,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他的真实年龄。跟周围那些普遍四十多岁,鬓角已经开始发白的学员们比起来,他简直像个刚毕业的学员。

    可他肩膀上那颗闪亮的将星,却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年轻人,拥有着何等惊人的地位和权力。

    “赵军长,欢迎,欢迎啊!”

    学院院长和政委,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亲自在办公楼前迎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院长,政委,太客气了。应该是我来拜访两位老领导才对。”赵援朝快步上前,姿态放得很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他的不卑不亢,让两位老将军眼里都闪过一丝赞许。

    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行事雷霆万钧,名声在外,但本人看起来,却并没有传说中的那种飞扬跋扈。相反,他身上有种军人特有的沉稳和干练,让人心生好感。

    “援朝同志,走,我给你介绍一下。”院长热情地引着他往里走,“我们学院的几位教学骨干,早就想一睹‘鹰派军长’的风采了。”

    办公室内,几位穿着教授制服,同样是将军军衔的学院教授,已经等候多时。

    “这位,是我们学院战略教研室的主任,方克俭教授。”院长指着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老教授介绍道。

    “方教授,久仰大名。”赵援朝主动伸出手。

    方克俭,在国内军事理论界,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写的几本关于现代战争的专著,是各大军事院校的必读教材。赵援朝自己,也读过他的书。

    方克俭扶了扶眼镜,和赵援朝握了握手,脸上带着一丝学者的矜持和审视。

    “赵军长年轻有为,在汉东的雷霆手段,我们这些搞理论的,也是叹为观止啊。”方克俭开口了,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夸奖,但话里的味道,却有点不一样。

    他特意强调了“搞理论的”和“雷霆手段”这几个字,像是在隐晦地提醒赵援朝,你那一套,是战场外的手段,跟我们研究的,不是一回事。

    赵援朝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潜台词。

    这是学院派,对实战派,天然的一种审视,甚至带着一点点轻视。

    在这些皓首穷经的老教授看来,赵援朝在汉东的成功,更多是依赖于政治上的授权和出其不意的奇招,算不得真正的“军事行动”。他们更看重的,是体系化的对抗,是严谨的战略推演,是教科书般的排兵布阵。

    赵援朝不动声色,只是笑了笑:“方教授过奖了。对付一帮乌合之众的毒贩和腐败分子,谈不上什么战略战术,无非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真要到了战场上,还得向方教授你们这些战略大家学习。”

    他这话,说得谦虚,却也暗藏机锋。

    言下之意是,汉东那只是小场面,我还没发力呢。别拿那种事,来衡量我的军事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