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军长,有位……有位客人,想见您。” “不见。”赵援朝头也没抬,“我今天谁也不见。” 他今天拒绝了汉东省沙瑞金的邀请,就是想安安静静地把整编方案的最后一稿给敲定。 “老赵!连我你也不见啊!” 高国栋走进赵援朝办公室的时候,身上还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气息。他显然是刚下飞机,就直接赶了过来。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将官常服,肩上的两颗将星,和赵援朝的一样,同样是中将军衔。只是他的年纪要大上许多,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老赵,电话里的事情,得好好说一说。” “我今天来,是为了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高城。” “高城是我带的兵,青年才俊,带兵有方,怎么会不成器呢?我打算让他晋升副营。” “援朝,咱们都是军人,就别绕圈子了。”高国栋叹了口气,“高城那小子,脾气又臭又硬,从小就没让我省过心。这次捅了这么大的篓子,给你添麻烦了。” 他站起身,对着赵援朝,微微欠了欠身。 “我这个当爹的,代他向你赔个不是。” 一个集团军的军长,向另一个集团军的军长,低头道歉。 这要是传出去,绝对是天大的新闻。 周守京站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他想上前说几句场面话,但看到赵援朝那平静无波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今天这场交锋,不是他这个级别能插得上嘴的。 “高军长,你言重了。”赵援朝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高连长没有犯的错,只是手底下的兵,违反了纪律。” 赵援朝把“纪律”两个字,咬得很重。 高国栋当然听得懂。 赵援朝这是在告诉他,别和我来套近乎,你就算是我的老伙计,也没用。 高国栋的心沉了下去。 他来之前,也想过这件事情很难办,但是难办也得办,不能让高城背上污点。 “援朝,我不是来干涉你处理决定的。”高国栋的语气变得诚恳起来,“我只是想跟你聊聊,作为一个老兵,也作为一个父亲。” “高城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身上毛病是多,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但他对部队,对钢七连的感情,是真的。” “钢七连,就是他的命。如果因为这件事,钢七连的番号被撤了,他就垮了。” “一个兵,在哨位上睡着了,枪丢了。这确实是天大的错误。但这个错误,真的大到要毁掉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 高国栋看着赵援朝,眼神里充满了恳切。 赵援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办公室里的气氛,再次陷入了凝滞。 许久,赵援朝才缓缓放下茶杯。 “高军长,每个兵,都把自己的连队当成家?”他看着高国栋,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对。”高国栋点了点头,“他军事素质过硬,带兵也有一套,是个好苗子。”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搞这次军队整编吗?”赵援朝又问。 高国栋愣了一下,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把话题扯到这里。 “为了……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打赢信息化战争。”他按照官方的口径回答道。 “说得没错。”赵援朝点了点头,“那你知道,我们现在,离打赢一场真正的信息化战争,还有多远吗?” 高国栋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了。 “我告诉你。”赵援朝站起身,走到了巨大的作战地图前,“很远,远到我们大部分的指挥官,都还停留在用坦克集群冲锋,用炮火覆盖阵地的思维里。” “他们把演习当成演戏,把红蓝对抗当成背台词。他们固守着过去的经验和荣誉,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东西,不愿意去改变。” 赵援朝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着高国栋。 “他是个优秀的连长,但只是一个优秀的传统步兵连长。他把钢七连带得很好,但只是把钢七连带成了一支更优秀的传统步兵连。” “他需要学习和进步!不能只做连长,他可以更进一步。” “援朝……”高国栋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高城他……他还年轻,他可以改。你再给他一次机会。你让他去最苦的地方,去最需要改革的部队,让他从头学起。只要不撤销钢七连的番号,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我不能因为高城,让英雄连队,消失啊!” 这才是高军长来到的目的。 他不能看着钢七连撤销编制! 赵援朝看着他,看着这个为了儿子的错误,放下了自己所有尊严的老将军。 他沉默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墙上挂钟滴答作响的声音。 许久,赵援朝才缓缓开口。 “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 “高军长,你先回去吧。三天后,我会给你,也给高城一个答复。” “至于钢七连的番号,会不会撤。看的不是我,也不是你。” 赵援朝的目光,投向了窗外,那片广阔的,充满了铁血气息的军营。 “看的是,钢七连的兵,还配不配得上这个番号。” 高国栋走了,带着一脸的沉重和茫然。 他不知道赵援朝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钢七连的兵,还配不配得上这个番号”? 难道他还要考验钢七连? 办公室里,只剩下了赵援朝和周守京。 周守京看着自家军长,心里也是充满了疑惑。 他刚才在门外,把两人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他本以为,军长会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把钢七连给拿下,杀一儆百,为接下来的军队整编铺平道路。 可没想到,军长最后竟然松口了。 “军长,您真的不给高城一次机会?”周守京忍不住问道。 赵援朝没有回答,他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了那份刚刚被他放在一旁的,关于撤销部队番号的名单。 他的目光,落在了“钢七装甲侦察连”那几个字上。 他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有冰冷,有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连周守京都看不懂的,深沉的情感。 “老周,你知道吗?”赵援朝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悠远,“很多年前,我也曾是钢七连的兵。” 他跟了赵援朝这么多年,知道军长是从基层一步步打上来的,参加过边境的实战,立过赫赫战功。 “那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赵援朝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候,我还是个刚下连队没多久的新兵蛋子。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跟着班长往前冲。” “我们的连长,叫梁三喜。山东人,平时不爱说话,但打起仗来,比谁都猛。” “我们的指导员,就是我父亲。” 赵援朝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那时候,全连就我一个兵,是干部子弟。大家都看我不顺眼,觉得我是来镀金的。只有连长和指导员,把我当亲弟弟一样带。”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被越南人的一个特工营给包围了。打了三天三夜,弹尽粮绝。最后,连长带着我们剩下的七个弟兄,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冲锋前,连长跟我们说,我们是钢七连的兵,钢七连,没有孬种!就算是死,也要站着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那一仗。” “连长……牺牲了。他牺牲的时候,怀里还揣着一封没写完的家信。信是写给他刚出生的女儿的,他说,他想给女儿起个名字,叫盼盼,盼望胜利,盼望和平……” 赵援朝的声音,有些哽咽。 周守京站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又心酸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