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柳城之战-《三国之刘贤也疯狂》


    第(2/3)页

    “哦!其部必是查探到我军踪迹,遂撤离此城。”

    “然,此城重要。失则街亭大营犹如浮木,缘何在我军到达时,反而撤退了呢?”

    司马懿闻言,不觉自语。

    突然司马懿眉头一紧,勐的看向禀报的这名校尉。

    这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气度倒是不俗,像个饱学之士。

    非是司马懿想通其中关节,而是这名校尉适才的禀报。

    自己只教探查是否有引火之物,可此人竟然还知道查探是否有地道埋伏。

    只说查看是否有大军停驻痕迹,他却能明白自己所想,以灶而判......

    这个年代读书人可不多,精英只是一部分人。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三流人物,都是千百人中难寻一个。

    “这位校尉,不知汝之姓名籍贯是?”

    司马懿来了兴趣,随口一问道。

    “禀参军,某将王基,东来曲城人。”

    “可有表字?”

    “劳参军垂闻,某将表字伯舆。”

    (王基,王伯舆。中,后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尤擅《易经》。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特别是后期平淮南叛乱,表现出众。)

    司马懿可不知眼前这名小小校尉,后来的表现如何。

    现在身边也没个可以商讨的人,索性与这名小将交流一二,或许能触类旁通。

    “伯舆以为,柳城守军为何不战而弃城?”

    “某将愚见,事出反常其必有妖。我军兵多,而敌军兵少,所为无外乎消耗我军兵力。”

    王基所言不差,不管什么样的计谋都会有一个目的。

    要么是夺取城池,要么是消耗士卒,或者专门针对将领。

    “不好!”

    司马懿闻言,心下立即明悟,不禁大叫一声。

    中敌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也!

    “全军集结,速去救援张郃将军!”

    司马懿片刻不敢耽误,忙是开始集结士卒,就要去救援原做伏兵的张郃部。

    曹军约有七万,今日行动以司马懿分出两万攻柳城。

    再以一万兵马由张郃带着,作为伏兵。余下四万则驻守大营,若见刘贤分兵便勐攻敌营。

    这样虽是分兵,但刘贤也在分兵。兵力优势仍在,且能引其出兵埋伏。

    优势怎么看都是在自己这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