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夜议蜀治-《三国之刘贤也疯狂》


    第(3/3)页

    “政行汉治,文行汉教。”

    当然没这么简单,怀柔威压并举。发展经济使其民富裕,招募兵马抽其精壮。分化部落头人,扶持代理人什么的不必宣之于口。

    “嗯,业平之言,备当深思。地方中央又当如何?”

    刘备沉吟后又问道,目前就是草议后面自会与属官商量。

    “州牧属官方面,此战主公尽乎全收刘章之属。当择才而用之,将荆益两地官员互调些才好。”

    东汉就出现了三互法,这一点刘贤不提,刘备也会考虑。

    使治下利益交融,甚至形成派系,却不全然是坏事。

    砒霜良药还是看,具体什么情况具体怎么用,不党不派反倒奇怪。

    “嗯,地方有如何?”

    “主公,我等三月取下益州。有其利,亦有其弊。”

    刘贤斟酌许久,才开口道。

    事物都呈现两面性,刘贤以前不懂。等自己大小也是个人物了,越发深刻理解这句话。

    任何王朝末期,有一个词是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土地兼并。

    改朝换代,用历史的说法: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

    如果将益州打破,虽然生民流离难以避免。但地方上的豪强世家,也绝对会深受重创。

    反而更容易推动新政,或者说更容易再统合社会资源。

    汉末以后,各地豪强多结坞堡。可以简单理解成,欧洲中世纪那种城堡。

    堡内什么铁匠,木匠民工百业惧足。经济上近乎自给自足,完全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封建“小国家”了。

    这事放眼天下都是如此,刘贤能不能解决呢?

    答曰:不能。

    这玩意到了魏晋南北朝都还存在,直到隋朝重新大一统才压了下去。

    地方上的豪强不打他,趴你身上吸血。打他,他联合起来就搞事情。

    上述内容不说刘贤,刘备更是深知。

    见刘贤提到这个问题,老刘迫切的看向刘贤,眼中光芒之盛此生少见。

    “贤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哎,孔明有管乐之才,而业平何亚于萧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