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是难为那置卒了,因为那啬夫的口音,是地道的并州边地方言,说得快了,简直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厨啬夫须发花白,头上缠着白色的绡头,衬得日晒雨淋的皮肤更黑了。 只着一件短打,臂膀有力,这打扮像极了后世陕北老农。 “老翁!”石方只叫了一声,厨啬夫立刻就从训斥下属的凶神恶煞,变成了慈眉善目。 他几步走了过来,就要朝石方行礼,全然忘了自己是“比百石”的厨啬夫,要论秩禄,较只是个县衙都头的石方并不会低。 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平民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时间便是食时,约合后世的9点-10点半。 往常这个点,厨啬夫得在厨房烧菜了。 石方大声说道:“快到食时了,我家石县令长途奔波到此,刚刚安顿下,老早已经肚子饿急了,叫我来你们东厨里取了饭食过去,用些垫垫肚子。” “哦哦……东厨的沙葱却不够,那些徒卒靠不住,所以老朽正亲自出来找寻,还请壮士稍等,老朽立即便专门为石县令准备饭食。” 厨啬夫一边说,一边擦着头上冒出的汗:“今日又住进来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可又有得我忙碌的,要难熬喽。” 千万别小看清河驿馆这么小一点地方,却住着吏、卒、徒、御共三、四十余人,加上往来官吏行人,简直密密麻麻,人烟辐辏。 “好,老丈辛苦了,那就有劳你特地为我家石县令尽早准备一些了,等下我再过来取。”石方通情达理的前来提前通知一声,然后再次返回来石寒的住舍。 石寒却叫了张宾,以及此时刚折返回来的石方,一起漫步走出来了清河驿馆的大门。 因为有机密事商议,驿馆内小小地方,人多眼杂的,实在没法交谈,故石寒特意引了张宾和石方出了驿馆。 出了清河驿馆,天地才豁然开朗,没有阴沉着天地,下大雪的时候,便能看清楚周围,是与平素截然不同的风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