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下十天半个月的艰辛路途历程,穿过安平国、巨鹿国,最终抵达了赵郡,来到了张宾老家所在的中丘县。 张宾、王猛、崔浩应该算是北朝顶尖的谋臣,为这些胡人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中张宾是第一个崭露头角的谋士,他辅佐的人正是石勒。 石勒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到了后期反杀了刘渊的后人,在前期打基础的时候,张宾功劳很大。 张宾这种人要是按照作为民族主义的人评判,那当然是汉奸一个。 但要是站在古代当时动荡时局的角度和立场,也不是不能理解,忠臣不事二主和良禽择木而栖,这不都是儒家提出来的么,怎么选择还要看个人。 就如同安禄山是胡人,平叛的李光弼也是胡人,有胡人为中原王朝效力,自然就会有中原人为胡人效力。 这种人张宾不是第一个,自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人家秉承着此出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理念,并不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这种矛盾最为深刻的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应该就是灭宋的张弘范。 首先张弘范是金朝人,就算是日后不为了蒙古服务,跟南宋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弘范出生的时候金朝就已经灭亡,他从小就和蒙古人一起长大,参与灭宋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大晋士族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天花板,虽然没有印度种姓制度这么夸张,但和后世的日韩相比也差不多了。 有才能之人上升渠道有限,现在各地割据的趋势已经有些苗头,那自认为聪明的才俊自然会寻找栖身之地。 要是没有出路,别说是藩王,就算是胡人接纳他们,他们也愿意去。 张宾最后连奴隶出身的石勒都愿意辅佐更加不奇怪,陆机兄弟比他的名气大多了,最后不也是在藩王的手底下效力么。 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寒风呼啸,山道崎岖,上山这条路明显有人工开辟的痕迹。 最初可能是野兽趟出来的,后来变成了人们行走的通道。 人们上下山路的原因只有一个——种地。 山道之外的密林里,还隐隐约约有人活动的痕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