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哭声感染了大殿里跪着的所有人,这里面既有他的司马氏同宗兄弟们,也包括了清河王遗孀周太妃和他的年幼子女。 她们虽然早已哭干了眼泪,可是,此时此刻却又不能不哭,而且,也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哭。 如今,紧随在司马颖屁股后面贴身伺候的近侍孟玖见此情景,又心疼,又着急。 连忙上去一把扶住了司马颖低声劝说:“王爷,清河王殿下已经升龙飞天了,您也别太悲伤,他是真解脱了,脱去了人世苦难,而我们却还活着,仍在人世泥淖中苦苦挣扎着呢。” 司马颖哪肯听孟玖劝,他踉跄几步,奔到了清河王的灵床前,抚着清河王的遗体号啕大哭:“王兄,你非要走得这么急迫么?兄弟我都没能见上你最后一面。再睁开眼,看看兄弟我一眼吧……” 成都王这一通大哭,确实是发自肺腑,出自真情。 他是叹世道不公,自己这辈子无缘皇位,皇位被父皇交给了一个傻子兄长,偏偏将这么多皇子都不选。 他作为一个雄才大略,最有才能和前途的皇子,却都被辜负和无视了,怎么不肝肠寸断,失声痛哭呢? 在石寒陪同司马彦华来到之前,他在这里已经哭上了好大一阵了。 他这一哭,又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悲伤,不管是存着什么心思,又都跟着哭了起来。 这里边,最苦的是周太妃。 她自己同样的伤心难过,同样的想失声痛哭。 可是,整个清河王府的丧葬之事,重任都压在她柔嫩的双肩上,又不能不强自镇定。 正因为成都王司马颖的到来,这么多的司马家宗室王爷全集合在这里,似乎有了种一呼百应的效应。 他们蠢蠢欲动、急不可待的烦躁,也看出了司马颖只顾痛哭流涕的真情。 …… 这边灵堂里面,成都王司马颖正哭得不可开交,众多宗室王爷都来陪侍,唯他马首是瞻之际。 突然又听门外来报,出任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于任上颇有威名,以功封宣城公的刘弘刘和季前来奔丧。 “刘弘也来了?”石寒闻报,心中一惊。 刘弘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西晋名将。 刘弘(236年-306年),字和季(一作叔和)。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