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石方和石寒也差不多,骤然从洛阳近郊来到河北大平原,一时间有些新奇,盯着一马平川的广袤大地次数多了些。 魏染苒其实同样兴致盎然。 第一次离开洛阳城向东抵达于此,她有种开新地图的快感。 一阵风吹来,云动树摇,白草伏波簌簌作响,真让人耳目一新! 石寒骑在高头大马上再也遭不住了,兴致勃勃地纵马跳出来,在薄薄皑皑白雪的大地驰道上驰骋起来。 被寒风刮卷着颜面,冰刀在切割似的,他却哈哈畅然笑道:“好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原驰腊象,山舞银蛇……斯美哉!” 华北平原,整个平原上有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等三大水系。 其中,海河是此区域最大河流,主要支流有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于天津附近汇聚入渤海。 海河平原是以淀和泊众多而得名。 这是因为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北流,劫夺了海河各大支流河道入海。 或者把本来由西向东入海的河流截断,使集中到北面低处天津附近汇合成为海河,然后入海。 海河水系象一把扇子那样,海河是扇柄,五大支河(永定、大清、子牙、卫河、北运河)扇形散开。 由山西黄土高原流下的河流更有大量沙泥带下,沿途形成“悬河”或“自然堤”。 于是,平原地面实际上是布满不少洪水分流的高河床,形成不少脊状高地和槽型凹地。 说来,黄河从三门峡向东,水势平缓,到徽宁一带由于地形更加平坦。 泥沙沉积,河床愈淤愈高,远远望去,像一条天不管地不收的土龙,因而名叫“悬河”。 历史上,黄河的悬堤多次决堤改道,每到汛期酿成的灾难,死伤的百姓无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