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石寒一听,脸色也变得异常严肃了起来。 现场这数十胥吏也是内心惊惧,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茌平本县的富户大族出身。 个个家族极其兴旺,不是挂着官商名头做大买卖,或者一本万利的走私商人,如利润空间最大的盐、茶,就是田地多得没法计数的大地主,有的甚至是什么都沾上,全部兼备…… 他们的身后家族都在县城外的乡间,各筑坞堡聚居,不怕贼匪袭击是假的。 所谓流水的地方官,三、五年一个任期。 铁打的衙门和胥吏,都是当地缙绅富户出身。 由于战争的频繁,西晋刺史、郡守之权极重,往往带将军称号。 由于都督、刺史多开幕府,置僚属,地方郡守皆带将军称号,而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吏员无限增多的弊端。 机构多,官僚多,兼职多,表明了西晋这个封建国家早已是一部运转不灵的机器。 而还有胥吏与皇权共天下,整个国家机器、官僚体制,一刻也离不开胥吏这个群体。 他们介于官与民之间,既受制于官,又佐官治民,是官民连接的枢纽。 这些胥吏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手握实权,实惠很大。 胥吏往往为祸,首先残虐小民。 征收钱粮赋税时,经手的胥吏其收取、集中,再转运、派发……中间的运输,要多出来各种花里胡哨,名目繁多的“羡耗”。 从小民手中再狠狠扒一层皮,贪墨中饱私囊。 其次玩弄司法,利用官场潜规则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个利润最丰厚,一涉官司,生杀予夺,无论哪一方都是待宰的猪羊。 其三架空挟制长官,所谓“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