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石寒召集已毕人手,刚好大宅院内撤走两百人,总算宽松了不少,恰勉强够留余人员更适当地安置。 又回头吩咐余下的所有人都好好在大宅里继续照旧操练,这才率队跟随文河前往县衙快步行来。 县衙大门前两队民壮县兵大约有三、四百人,分列左右凝神静气候着。 石寒也懒作理会,率领身边人马就进了县衙门。 只见八字粉墙上挂着一个匣子,里边装着前任县官阮孚留下来的一双官靴和一顶官帽,显是今晨才重新展示出来的。 古代县衙并没后世景区修建得那般庄严雄伟,就是个比较大的三进大院落。 首先是县衙大门,进去是前院,左右两边快手厅、马快厅,还有民社厅和县衙监狱等。 然后进入第二重门是义门,义门里面都设有戒石坊,是用来告诫官吏用政要奉公廉洁为民的。 两边则是吏曹房、皂役厅,以及还有督捕厅和马房。 吏曹房故名思议就是县衙各部有司属吏办公的地方,就如同现在各政府机构里的各办事科室。 石寒率众过了县衙一进门和二进门,经过戒石坊时,只见戒石上方大书写着“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字样。 绕过戒石坊,石寒不紧不慢地迈着脚步来到三进门的衙门府堂前,这里是县令日常升堂公审案件的地方。 正思忖着,只见府堂大门“呀”的一声打开了。 里面两排手持齐眉水火棍的衙役排着雁型阵,抬头挺胸的不丁不八静默肃立。 里面县丞满脸立时堆下笑来,急急迎过来,抱拳深揖施礼说道:“明府,不期您已经到了,真是幸喜,幸喜!” “不知县丞你尊姓大名?”石寒也是谦和地回以拱手礼。 县丞如实答道:“劳县尊动问,大名不敢当,下官姓郑,贱名则柱!” “哦,原来是郑县丞!” “昨夜阮县令失事,现在全县无主,我等正急成一团,全要仰赖县尊您接印入主府衙,立即主持视事,并处理这件公案。” 郑则柱一边说着,一边把县令大印递送了上来。 女护卫队长钱露香忙抢前一步,替石寒接过了大印。 石寒朝县丞微微拱手,说道:“昨晚发生的事情,我已经听文先生向我汇报过了,看来本县的匪患蛮猖獗的嘛,连你堂堂一县父母官,在四、五百民壮县兵驻守保护下,都能遭夜袭掳掠了去,可知属实不容小觑啊。” “啊哟尊台,这可不是实情嘛!”那县丞忙答道。 郑则柱引石寒进入县衙大堂大位上坐了,这时另一位县衙官员走了过来。 县丞赶忙为石寒介绍道:“——哦,这位孔保令,乃是本县主薄。” 县丞是县令的副手,副官,主簿则是知县的法定助理。 一个县根据需要设1到3名主簿。 主簿协助知县负责民事、税赋、文书、巡捕等事务。 官阶正九品(京县主簿正八品),相当于今天的县委秘书长、副县长。 魏晋时期,官吏定品级,九品以上称为“流内”,是政府的正式官员,由朝廷统一委任下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