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石寒自然不想行事太过于鲁莽,一来就嚣张跋扈,闹翻了天。 他把自己的朝廷委任状交给守城门的民壮县兵队长看了。 那上面可是货真价实地加盖了皇帝玺印,千真万确,绝对造不假。 守城门的民壮县兵队长这才将信将疑,迟迟疑疑地将他们一行放入了城。 石寒不动声色,带领人马直奔县衙。 众人见县城里非但没有萧条破败,而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切还算相较平静,比较热闹。 乞讨的人数也不多,显然民生生活和生产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破坏,遂也就放了心。 及至县衙义门外,那县令阮孚早被守城民壮县兵飞奔通报,听闻又新到了个朝廷委命的县令前来赴任。 那阮孚虽则心里吃惊,却也不敢怠慢,赶紧带了手下县丞、主薄和幕僚、众属吏出来衙门迎接。 西晋郡下为县,大县置令,小县置长。 具体行政编制层级设为历来普遍的官、吏、役三级:官指的是行政长官,是衙门里的正职; 僚是衙门里的副职,是官的助手。 官和僚都是由朝廷任命,有正式品级的官员。 例如西晋县令是六品,县长是七品,县令或县长下设丞、尉(大约相当于八、九品)。 另外一些地方实力派,各级州、郡、县府主官,比喻都督、大将、州刺史、郡守和县令等纷纷招引士人为宾客,以壮势力。 另有一些挟一技之长的奇人异士,或者名声很高的“隐士”,身处乱世,也依附豪门望族为幕宾。 所以西晋不禁幕宾(幕僚),相当于明清两代的师爷。 石寒一大群人很快在县衙门前见到了出来迎接的原县令,这阮孚约莫二、三十余岁的年纪,面皮白晰,獐头鼠目,两腮干瘪。 尤其嘴唇上两撇小髭须,特别让人记忆深刻,他给人第一印象——总显得有些狡诈阴狠。 “你就是原茌平县阮县令?”石寒抢先开了口,也不拐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 “正是本官!”阮孚抬手抚须不愠不火地点头。 “如今本官受朝廷和皇帝陛下亲自任命委派,前来茌平县接替新县令之职。” “这个委任太过突然了,本官县令任期尚未满,同时也未事先接到上头的通知,是以并没有做好离任的思想准备,还望石县令见谅!” 石寒佯装歉意道:“阮县令,不得己要委曲你了,要让你御任回洛阳去向朝廷覆命,以等待朝廷新的差遣和任命,我心里属实也过意不去,不过天子和朝廷之委命本官也不得不遵从。” “石县令,好说好说!” 阮孚见石寒随身带来这么多同行人员,不少人杀气腾腾,一看就不是善茬。 他也是善于察言观色,立刻就知道来者不善,顿感一个头两个大。 只得好言好语,妄图打马虎眼,先唬弄住石寒再说。 “只是本县还未接收到上锋或是朝廷的调遣令,没有上命,本县也不敢擅离自己的任期职守,这可是要去职丢官的重罪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