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接着苏泽又写道: “为将者,最忌纸上谈兵。臣请奏,年后由兵部遴选武监优异者,在京营见习实训。” 这就是苏泽提出的第二招了。 京营冗员问题,都是兵部被群臣攻击的焦点问题。 大明通过漕运送到京师的粮食,每年消耗这么多在京营身上,却养出了一支根本没有存在感的部队。 其实从《隆庆会计录》编纂完毕后,兵部也一直想对京营动手。 但兵部至今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京营都是由世袭卫所构成的,这些卫所早已经铁板一块,兵部知道这些卫所的积弊,但是想要动手也苦于没有人手。 就靠着兵部的这些文官,到了军营连基本情况都弄不清楚,如何能和京营这帮基层的兵痞斗。 苏泽也知道兵部在京营这件事上受到的压力,他提出等到年后,由兵部统一分配,将武监生分到京营“见习实训”。 以“见习实训”的名义,让这些武监生深入到京营内部,着手解决京营的问题。 双管齐下,苏泽就不相信兵部不上钩。 另外就是自家染坊的推销问题了。 苏泽看着由自家染坊出品,申家的成衣店制作的新式军装。 这是一套骑兵的军服。 为了方便骑马,这套军服采用是上半身对襟系扣,下半身裤装的设计,再搭配一套皮制的马靴。 苏泽还专门设计了盖沿军帽,加上一整套华丽的勋绶装饰。 这套是专门用来受阅的军礼服,苏泽是按照自己目测的皇帝身材,让裁缝量体裁衣的。 苏泽将奏疏和新式军装一起送到了通政司,本月的模拟次数已经用完,但是苏泽相信这次不会再遇到什么阻力了。 —— 皇宫。 果不其然,这苏泽的奏疏算是畅通无阻,司礼监三巨头联袂来到御书房,向隆庆皇帝献上奏疏。 看完奏疏的隆庆皇帝自然是龙颜大悦道: “还是苏爱卿知朕!” 整个隆庆四年,皇帝经历了水晶宫博览会等事件,也逐渐不满足于待在后宫中。 后宫虽好,但是去武监阅兵更有意思啊! 这样的庆典,自己父皇在位的时候可都没体验过! 隆庆皇帝又赞道: “苏爱卿越来越周全了,这样兵部就不会反对了吧?” 司礼监三位大太监连忙赔笑,李芳凑趣说道: “武监乃是陛下为了重振我明武功所设,由此一来,兵部也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见到武监练兵的成效,自然不会反对。” 紧接着隆庆皇帝又看到了冯保手上捧着的包袱,疑惑的问道: “这是什么?” 陈洪解开包袱,和冯保一起进献到皇帝面前道: “陛下,这是苏翰林随奏疏一同送来的骑兵军礼服。” “骑兵军礼服?给朕好好看看!” 冯保和陈洪虽然日常在司礼监明争暗斗,但是在皇帝面前还是十分默契的。 冯保拿起上衣和军帽,陈洪拿起裤子和军靴,将新式军服展示给皇帝。 隆庆皇帝站起来,看着普鲁士蓝染出来的军服,又细细品了几遍问道: “竟然是棉布的?棉布也能有如此色彩?” 李芳连忙解释道: “据说这是使用的苏翰林发明新染料,不仅色泽明亮,还能久洗不褪色。” “这件是冬礼服,在棉布之间填充棉花,可以御寒保暖。” 隆庆皇帝越看越喜欢,紧接着问道: “这军服是不是太华丽了?战场上也能这么穿?” 李芳立刻说道: “陛下,寻常军礼服也没这么华丽,这件衣服是为了您特制的。” 隆庆皇帝立刻明白了李芳的意思,急切说道: “替朕更衣!” 冯保和陈洪早就做好了准备,帮着隆庆皇帝换上了这套专门为他定制的军礼服。 紧接着两个小黄门又抬着一面全身镜进入御书房。 站在镜子前,隆庆皇帝越看越是喜欢。 苏泽这套军礼服,一股脑儿塞进了很多原时空的礼服装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