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厘正楚藩刑狱疏》送到内阁,高拱和张居正赞同你的奏疏。 赵贞吉因为礼部立场,票拟意见提出反对。 奏疏送入宫中,皇帝恼怒于楚宗的问题,但却没有改变宗藩司法权的想法。 各地宗室也害怕政策会推广到所有宗藩,极力上书反对,引发了朝野巨大议论,皇帝驳回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227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5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这样只需要500点威望,就能通过奏疏了。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1770点,请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接下来就看系统如何让皇帝下决心了。 —— 果不其然,苏泽的奏疏送到宫中的时候,不久后从湖广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也送到了内阁。 楚宗案真相大白,楚藩宗室的种种丑态让皇帝愤怒。 隆庆皇帝立刻下旨,诬陷楚王身份的主犯镇国将军朱华趆处死,武冈王朱显槐关入凤阳高墙。 协助朱华趆一同上书的楚藩宗室也要按照涉案情节严查议罪。 就在京师都认为楚宗案件结束的时候,突然通政司又送来一个消息。 京师留守后卫百户王有德,通过登闻鼓向皇帝诉冤。 御书房。 隆庆皇帝说道: “杨爱卿已经查证,这王有德是定远侯王弼之后?” 杨思忠点头说道: “臣已经查验过王有德族谱,又有京师几位勋贵作证,王有德确实是定远侯王弼之后。” 定远侯王弼,大明开国功勋,因为卷入蓝玉而被太祖朱元璋处死。 杨思忠说道: “臣也查过宗人档案了,王有德所奏,当年定远侯王弼的女儿,确实嫁给了楚藩始祖楚昭王。” 隆庆皇帝有些激动的问道:“那王有德所奏都是真的?” 原来这个锦衣卫百户敲响登闻鼓,是向皇帝讨要他的祖产。 按照王有德所说,他祖上是定远侯王弼。 按照他所说,远祖王弼死时,儿子幼小,为姐姐也就是楚王妃抚养。 而王弼留下的黄金六万八千余两,银二百五十万两,珠宝“不可胜记”,也都寄存于楚王府库中。 此外王弼还有明太祖皇帝钦赐的庄田八十六处,永乐以来庄田田租也由楚府代收,累计应有八百余万两。 两项累计,当折银一千三百余万两。 这些钱如今都被楚王府吞没。 王有德也十分的上道,他表示自己只要其中十分之一,剩下的都愿意进献给皇帝。 这么一大笔银子,就是皇帝也动心了。 杨思忠说道: “王有德所说都是他一家之言,而且田租累有八百万两也是虚数,不能当真。” 杨思忠也有些无语,这田税还能从国初累计算到今天? 也只有皇帝能相信王有德这么算账。 前者还算是靠谱,后者完全就是王有德故意多算,报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来引起皇帝关注。 皇帝说道:“那就让勘楚使团好好算算。” 杨思忠又说道: “殷大人已经返程,而且楚宗案已经结案,如果让使团继续滞留武昌,会引起天下宗室的不满。” 隆庆皇帝皱眉问道:“爱卿以为如何?” 杨思忠说道:“如此案件,必然旷日持久,陛下可以准苏翰林奏疏,授法权于武昌有司,命其详勘。” 又回到苏泽奏疏上了。 隆庆皇帝想了想,楚藩名声这么臭,反正苏泽也只是针对楚藩。 于是皇帝说道:“那就准苏泽所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