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三六九等-《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3)页

    讲座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徐子东回答了几个问题后,几个文学爱好者就散了。

    不过徐子东特地招呼坐在最后面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道:“嘉翰,你留一下。”

    张潮心中微微一动,想到这次港岛的复赛名单当中,就有一个名字叫做“林嘉翰”,难道就是他?

    很快,小房间里就只剩下张潮、徐子东,以及叫“嘉翰”的年轻人。

    张潮没有着急问,而是先和徐子东聊了起来:“想不到您已经是岭院中文系的系主任了,还会来讲这样的小讲座。”

    徐子东自嘲地笑道:“港岛这个地方文学土壤太稀薄了,我们这些搞中文的如果还一直高高在上,那能长出来的苗子就更少了。所以一定要有广种薄收的觉悟。现在这些小团体有邀请我,我只要有空,一般都会来讲。”

    张潮疑惑道:“我也算从小看港岛电影、听港岛音乐长大的,按理说这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这么发达,市民的审美高度多元和层次化,应该不至于如此啊?”

    徐子东道:“你小时候看的那些呢,是即食文化,或者叫快餐文化,是港岛的主流文化。因为这边的生存压力太大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徐子东才介绍道:“这个小伙子叫林嘉翰,今年才18岁,上中五,相当于内地的高三。今年他参加你们的作文大赛,进复赛了。”

    林嘉翰站起来向张潮鞠了个躬,用比较生硬但是还算流畅的普通话道:“张先生好,很荣幸见到您。”

    张潮连忙站起来回礼道:“千万别客气,我也大不了你几岁。我记得你的初赛文章叫做《捕捉女王》?讲一群学生在学校仓库里找到97后被封存的女王画像的故事——写得很有意思。”港澳台的复赛选手一共只有22个,张潮能记得作品名字不奇怪。

    不过林嘉翰显然很意外,感动得连连点头,眼里的光芒都多了一些。

    徐子东道:“嘉翰呢,在一所BAND 2C中学里读书——这是港岛中学的分级,BAND 2C代表只有8%左右的学生能考入大学,只比最差的BAND3学校好一点。

    但是他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也在港岛学生作文比赛里拿过名次。我注意到他,是去年有一次他翘课来听我的讲座,还在现场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当时回答的不很好,就给和他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我把那个问题弄清楚了,重新把答案发给他,这样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嘉翰,你说说你参加‘新理念作文大赛’的过程和见闻。”

    林嘉翰看了一眼张潮,有些为难地道:“都……都讲吗?”

    徐子东道:“你尽管讲,张潮来港岛就是想听真实的情况。”

    林嘉翰闻言整理了一下思绪,才道:“其实‘新理念作文大赛’港岛学生能参加,我去年看新闻就知了。虽然很心动想要参赛,但是一方面觉得和几万人竞争很难;另一方面又觉得万一进复赛了,到大陆参赛可能又好大笔开支……

    后来是徐教授反复鼓励我,我才下定决心参加。但是呢,这个比赛在我们学校知名度好低,好多同学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比赛。但是我问在作文比赛认识的其他学校学生,却不都是这样。
    第(2/3)页